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报名角逐度、录取困难程度整体呈降低趋势,1998年报录比在4.8:
1,到2025年达到近年最低值2.8:
1,从2025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两年降低,但招生计划并未降低,2025年报录比第三低于3:
1,达到2.9:
1。
图1-数据来源:教育部
虽然硕士研究生录取困难程度整体降低,通过考研达成学历提高愈加容易,但在金融学等热点专业,考试报名和录取比率却一直居高不下。
眼下正是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前的关键时刻,考生绞尽脑汁搜集目的院校及专业的报录比数据。中国教育在线选取了当下最火爆的金融学专业(020254),分析近三年的报录比趋势。
本次样本数据一共选取37所高校,这37所高校均来自《2025-2025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竞争优势排名推荐”。根据多维度的评价标准,这37所高校的金融学(020254)专业评价等级均在“4星”以上。最后,通过数据筛查,共有12所高校研究生院公布了相对完整的报录比数据。为了统一数据标准,提升数据准确性,以下数据均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考试报名录取人数,金融专硕(025100)不包括在内。
图2-近3年金融学专业报录比(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网站)
从图2可以看出,2025-2025年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报录比最高值是2025年复旦大学,达到17.1:1,第二是2025年同济大学15.1:1。而这两所学校近三年报录比则呈现完全相反的趋势,复旦大学2025年至2025年报录比渐渐走高,同济大学自2025年明显降低后基本呈现稳定走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5-2025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金融学专业竞争优势排名推荐”中,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均是等级“5星”的高校,但西南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近年来金融学报录比在同等级学校中却较为靠后。
考生对名校的追逐可能是导致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之一。中国教育在线一项关于“考研意愿”的在线调查也证实了这点,结果显示,近七成学生考研择校时排在第一要点的是学校的整体知名度,第二才是科研水平。
图3-2025年金融学专业报录比(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网站)
2025年金融学专业报录比最高的是复旦大学,达到14.1:1,报录比最低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仅有2.5:1,比2025年全国报录比还要低。
2025年至2025年复旦大学考试报名人数在小范围内波动,但录取人数却从2025年的61人降低到2025年的38人,降低幅度37.7%。除此之外,2025年复旦大学推免生几乎占总录取人数的一半,统考生的角逐困难程度不言而喻。
图4-2025年金融学专业报录比(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网站)
图4显示,2025年金融学专业报录比排在前三位的是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仍然排在末位,达到近三年最低点(2025年数据尚未公布)。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数据来看,2025年金融学专业共有7人考试报名,7人全部被录取,录取比率100%(不含推免)。
图5-2025年金融学专业报录比(数据来源/高校研究生院网站)
2025年大多数高校还未公布分专业报录比,但从采集的5所高校的考试报名和录取数据来看,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2025年报录比为10.5:
1,达到近三年最高值。山东大学金融学专业2025年报录比为4:
1,达到近三年最低值。(参考图2)
最后,中国教育在线提醒考生,报录比的高低不可以完全衡量一个专业,还需要参考历年分数线、招生计划等数据。特别是非名校不考的学生,还要特别关注每年专业招收的推免生有多少,如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十月正式报名前还可以再考虑一下。(文/小维 转载请注明来源)